English

风洞城崛起青春方阵

1999-05-2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传亚 通讯员 廖仕雄 我有话说

在川西北绵延的大山深处,被誉为我国航空航天“先行官”的空气动力研究基地,孕育了我国、我军一批又一批高科技人才。这里,拥有闻名世界的大校群体;这里,拥有声撼全军的科技将军;如今,这里崛起了一个新的人才群体——千余名风华正茂、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博士(后)、硕士和大学生,他们用高新知识、团队品德、前沿意识、历史责任、奉献精神,铸就一支火红的青春方阵。

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

空气动力研究基地,创建于本世纪六十年代末,是我国规模最大、综合能力最强的空气动力试验、研究、开发机构,承担着各种航空航天飞行器和各类武器装备空气动力研究及风洞试验任务。

二十世纪空气动力学的世界难题之一——非定常湍流研究长期以来困扰着世界各国湍流专家。1994年11月,中国湍流研究专家、青年博士金钢,打破国内外传统的零方程代数模型和两方程模型方法,根据涡量变化是湍流运动的思想,大胆提出J-B湍流模型新方法,不仅更好地分辨分离区的涡结构,大大提高了计算精度,而且为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非定常湍流模型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论文《绕翼形非定常分离流的两方程湍流模型》在美国一家权威杂志上发表后,在世界湍流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称这一模型为“金模式”。

雷诺数是风洞试验中一个直接反映风洞试验飞行器真实飞行状态能力的主要参数。世界各国争相设计建造低温风洞以提高风洞雷诺数。我国著名科学家俞鸿儒院士首次在世界上提出一种新型空气低温风洞的概念,经过几年时间的论证调研,1994年廖达雄副研究员按照俞院士的构想带领陶瑜、张国彪等人开始进攻这一世界难关。他和课题组同志一起用空气作为介质,采用热分离制冷,并用热交换器回收排气冷量的制冷方案,历时5年拼搏,终于自行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座低温跨声速原理风洞,试验段气流温度突破零下154度。

洞壁干扰修正技术一直是攻而不克的世界性难题。青年研究员范召林、张玉伦等借助风洞试验和数值计算两大手段,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制了跨声速三维非线性洞壁干扰修正方法和计算软件,把国际上传统的线性洞壁干扰修正方法推到了非线性领域,成功地解决了难题。这一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荣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青年高工黄明其在沈礼敏的带领下研制成的8×6米风洞直升机旋翼机身组合模型试验台,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为我国研制新型直升飞机提供技术保障;青年工程师赵忠良、任斌、黄叙辉研制的自由翻滚动导数试验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功地解决了飞行器运动中最复杂的气动问题,为新型飞行器的设计提供了关键参数;天平专家刘维亮、刘伟研制的风洞水冷天平、新型中温天平,其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达到了国际上同类天平的先进水平;青年高工胡洪学的跨超声速风洞技术改造———新试验段研制课题,开创了国内同量级风洞的设计先例,其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青年工程师唐伟的论文《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气动布局优化》论文在第47届国际宇航联大会上引起轰动,他被评为该届国际宇航联为3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设置的唯一一项“拿波利特诺”奖。

从中专生成长为博士后的邓小刚研究员,被庄逢甘院士称为难得的人才,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低速流动数值模拟的新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勇当科技强军先锋队

飞机遨游太空,火箭刺破苍穹,都必须从风洞起步,都必须从风洞科技人员手中领取通行证。

鱼雷作为一种海战武器,世界各国十分注重其空间机动能力和导引控制能力,纷纷在高速运程、高机动性、低辐射噪声及高导引精度的综合性能上下功夫。九十年代初,在老高工周瑜平的带领下,肖京平副研究员带领课题组申请了对转桨鱼雷有动力影响研究课题,揭开了我军鱼雷发展重要的一页。在广泛搜取有关鱼雷资料的基础上,他们用3年半时间设计出一台适合鱼雷用的专用天平。使评估鱼雷性能的各种数据和实验结果比过去更完整、更准确。此后,他们又对鱼雷本身进行改造,去年在海军某基地试验获得成功。

某型导弹弹头的气动热、气动力、烧蚀以及飞行性能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设计专家。副研究员董能力、汪清在蔡金狮研究员的带领下率先完成了“对弹头滚转异常特性影响的关键参数分析”、“某新型导弹气动力飞行性能综合分析”课题;研究员桂业伟、副研究员贺立新等攻克了弹头烧蚀、滚转机理分析及滚转力矩参数计算;副研究员贺国宏、宁勇、王安龄等解决了弹头滚转力矩数值计算的难题。同时,他们又将这一导弹模型移植到风洞中,女高工黄洁和副研究员曾学军顺利完成了弹头的高速雨滴侵蚀试验,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奉献铸就“风洞魂”

如果说牺牲奉献、淡泊名利是老一代风洞人的品格内涵的话,那么舍得付出、不图回报当是青春方阵的思想境界。两个年代,两种环境,得出的却是同一个结论:奉献。

在基地采访,总听科技人员说起“胡子工程”的故事。有些课题的研制周期像老人的胡子一样长,科技人员戏称这类课题叫“胡子工程”。短时间内既出不了成果,又出不了名,这对于搞科研的人来说,似乎有些不划算,但他们依然默默无闻,无怨无悔。

动导数试验技术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的“胡子工程”,赵忠良、黄叙辉等年轻人始终坚持不辍,整整10年没有成果问世,唯一的收获就是积累了大量的动导数研究经验知识。从技术员干到研究室主任的谢国栋,至今没有一项科研成果,尽管他参加了2.4米风洞设计全过程,但因为周期长、项目大,无法计量成果。

科技资料是科技人员的命脉,谁拥有科技资料,谁就会掌握科研主动权。在空气动力研究基地,资料共享不再是新鲜话题。工程师王新林长期获得的有价值的技术资料上百册,他都无偿地提供给研究室。研究员马明生、副研究员张玉伦,把自己研究的软件无偿地提供给大家。

博士,是让人羡慕的。凭着这个头衔,很多人可以从技术员升到研究员。而青年工程师王帆,1994年考上西安交大博士生后,因放不下手中的课题不愿去上,经研究所领导一再动员才去报到。1995年,当他得知基地正在建设中的2.4米跨声速风洞庞大液压系统调试安装缺少人手时,他毅然回来搞调试。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他主持的液压调试系统一次取得成功,读博士的机会却错过了。高工杨彦广在博士快毕业时,正值他的课题进入攻坚阶段,放弃课题读博士,将会影响课题的整体进度,放弃博士搞课题,自然是前功尽弃,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推迟论文时间,把精力全部用在课题研究上。

一位风洞前辈曾经这样说,只有具备特殊品格的人才能跟风洞打交道,这种特殊品格就是不计个人得失,只求事业成功。

陈德江高工是冒着巨大风险挑起某新型飞行器课题任务的。一接受课题他便全身心地投入研究中,整天把自己关在试验室里,顽强攻关两个月终获成功。说起这段往事,一位主管技术的副所长显得有些激动:要不是陈德江不计名利,敢冒风险,恐怕我这个副所长交不了差呢。

“转业挣大钱,出国挣美元”。青春方阵面对种种诱惑,总能保持平常心,靠的是以事业为重的奉献精神。

李明水,风洞工程专家,曾作为访问学者去丹麦某科研所从事研究工作,他以良好的科研姿态和厚实的科研实力赢得丹方的好感,访问研究快结束时,研究所希望他留在丹麦工作,还准许他在丹做“科技商人”。可他说,我要是想挣钱,凭我的才能在国内也可以,何必要在异国他乡呢。

博士后邓小刚研究员也是如此。1996年他在日本东京某大学访问时,日方多次以优厚条件挽留,他都毫不动心,如期回国。王勋年、岳斌有好几次出国深造的机会,因为科研任务重而主动放弃。张亮亮、谢斌、刘伟等先后数次被国内几家大公司以解决户口、住房和职务为条件,并以年薪10万元相聘,都被他们婉言谢绝了。

在结束这次采访时,基地领导告诉记者,赢得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动权,造就跨世纪能够担当重任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是圆满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基地发展国防高科技,加速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基地从事业需要出发,紧紧把握住承担国家、军队重点科研项目和军队教育训练改革的有利时机,创造一个有利于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把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

世纪之交,青春方阵喊出了跨世纪的口号:做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脊梁,做挑战新世纪的雄鹰。他们以牺牲和奉献精神书写着新时期的青春之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